第三百四十九章 玄武(1/ 2)
“三月阳生,节气最重,谷雨前后,种瓜点豆……”
“蔡老师这本《鹅岭三十年风物考》,满满就是一本农事指导书啊!”宁向东合上书本,自语道。
自入春以来,白日也发困倦,宁向东的枕边催眠读物,也变成了蔡义和的手写笔记,在反复翻阅了几遍种茶篇章后,又激发了对蔡义和苦居山中数十年的好奇心,索性把整本手记都通读了一遍。
“茶,发源自南方,喜酸性土壤,日照充足为宜……”
日照条件,鹅岭山区大部地区都能够满足,只是对于土壤,就无力回天了。谁都知道,整个金阳省,无论山地丘陵还是河道冲积平原,所有的土壤结构全都是盐碱地为主,概莫如是。
既然都是盐碱地,那蔡义和在城隍庙后山种植成活的茶树,莫非不怕盐碱,还是那里是酸性土壤?
对于后者,宁向东觉得不太可能,一场雨下去,就把土壤的成分混合到一起了,所以水土、水土,从来都是密不可分。
看来有必要让山根再进城的时候,带点土过来化验一下。
可到哪个部门化验呢?最大的可能是农科院或者林业研究所吧?
正在胡思乱想着,传呼响起,宁向东一看信息,连忙把电话回过去。
“耕老,好久没见了,您找我?”
自从春节后家具展厅顺利开张,一切走上正轨,宁向东把蔡义和的笔记拿回家研究,一个多月都没有跟大师联系过了。
“向东,茶树种植学习的怎么样了?”耕夫知道那本笔记里,他最关心的也就是种茶那一段。
“都能背下来了,但是付诸实践还是没有把握,最麻烦的是土壤问题,”宁向东说出症结后,也不客气,直接问耕夫:“您老在市里位置超然,能不能帮我联系联系农科院或者林业所的人,我想了解一下鹅关村周围的土壤成分。”
“你这件事情要先放一放喽,眼下还有一件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,最好现在就来我这里一趟。”
耕夫身边无小事,宁向东听他说完后,心里微微有点紧张,放下电话便赶过去。
“什么事啊?”一见到耕夫,宁向东就开口问道。
“你在鹅关是不是有个朋友擅长雕刻?”
“对啊,您见过他,叫二楞。”这就是重要的事?宁向东心里纳闷。
“嗯,二楞,那我想起来了,这家伙找我要过字,”耕夫点点头,说道:“山里人难得有这种爱好,怪不得还懂雕刻。”
“要字的那个叫二蛋。”
“怎么都是这么怪的名字?”
“小名啊,也叫贱名,据说是为了好养活,他们户口本上的名字跟这个不一样。”
“贱名我知道,我是说这些小名都太像了,二二的。”
“您老还没说什么重要的事呢……”宁向东岔开话,再说下去不定往哪偏。
人越老就越小,自己老了恐怕也这么碎。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